畢業後一直待在醫院執行臨床工作,除了居家復健治療外,很少有機會可以到個案家中提供服務。在某次的機緣之下,和本院長期照護的社工師接下了中華民國老人福利聯盟與屏東縣政府合作的「居家老人住宅改善」計畫。此計劃針對65歲以上近貧老人(55歲以上原住民老人),提供3年內,最高10萬元的居家修繕補助費。
這是一個需要多專業一起合作的計畫,需要社工師、職能治療師及建商一起來負責。起先,社工師先至個案家中家訪,填妥必要的資料後,再由治療師到家,依個案的需求來進行改造前的評估與建議,之後再將評估建議資訊給建商報價以及施工,最後治療師再至個案家中後審施工成果有無符合需求和標準。改造的內容大多是為了排除掉造成「老人居家安全」的威脅,包含了老人住宅的室內、外排水、防水設施;樓梯走道、地板防滑,浴室、臥室、廚房改善工程,無障礙環境改善等工程。較為特別的是,這些老人不一定是殘障者,但也為老人們打造所需的無障礙空間;此外,若老人是有照顧者照顧的,也可以依照顧者的照顧需求來進行居家環境改造。
本次的經驗跟在臨床工作的感覺是很不一樣,看到社會很不同的一面。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當我們到現場評估,才看到社會上是有這麼樣的人如此生活著。個案阿伯是獨居住在他人出租的農地上,用主要的4根水泥柱撐起的1坪多的房間,因為農地會淹水的緣故,房間是被水泥柱撐高約100公分左右。房間地板是用木板鋪在水泥柱撐起的木條格子上。而這些木條早已腐爛,房間的木板也是那兒腐爛就再重新鋪上一層新的木板。房間門口有一塊露天且起伏坡度大的水泥地,及一間小廁所,水泥地1/2外圍又是一個小斷崖。唯一可以安全休息的地方是水泥地1/4的連接處,它與一間小廟連接,阿伯可以在小廟與朋友聊天。居家生活環境非常的不佳,要修繕的地方之多,廁所地板的防滑改造、浴廁的更新及房間外水泥地的防滑及無障礙坡道,但要怎樣發揮所學來幫忙阿伯更多,實在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有不同專業的配合,讓整個結果更加不同,社工師努力向老人福利聯盟申請到特別專案,結合職能治療師的建議,不只完成上述所提的評估建議,而且建商在最符合資助的狀況之下,在露天水泥地處搭建起不會被風吹雨淋的密閉鐵皮屋走道,避掉了斷崖的危險和雨淋的煩惱。除此之外,還在房間外圍及房屋支撐的支架重新補強及整修,讓阿伯可以較為安全的居住在這個地方。
上述的,是一個很成功的多專業合作案件。因為這個機緣,讓職能治療多了個機會走進老人的社會中來發揮所學,以及學習和不同專業的配合。這是個很特別的經驗,在此分享給大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